借勢英偉達發(fā)布最新旗艦顯卡 GeForce RTX 2080/2080 Ti。英特爾發(fā)布全新不鎖頻的桌面級處理器 i9-9900K,聯(lián)想隨后推出了拯救者刃9000 3代主機,讓玩硬核家可以在第一時間體驗二者強強聯(lián)合所帶來的極致游戲體驗,并將于今年雙11購物狂歡節(jié)當天推出機箱體積更加小巧但配置不減的刃9000 GTI版本。
聯(lián)想拯救者刃9000 3代游戲主機中的 i9-9900K + RTX2080 版本,在京東商城聯(lián)想官方自營店鋪首發(fā),當時的價格為 16999元,如今正值雙11購物狂歡節(jié)期間,雙11當天這款機器也將再次以首發(fā)價格促銷,隨后將恢復至日常售價,錯過悔恨一年。
此外,其它刃9000 3代機型(i7-9700K、RTX2070),以及首發(fā)新品 刃9000 GTI 也將以歷史低價進行促銷,最近有購機想法的小伙伴千萬不要錯過這次機會,小編這就把一些型號的促銷價格列在下面,各位可以前往「京東聯(lián)想電腦旗艦店」查看詳情下單購買。
①促銷型號:刃9000 3代
產(chǎn)品型號:聯(lián)想拯救者 刃9000 3代 i9-9900K
產(chǎn)品配置:i9-9900K + RTX2080 + 16GB + 512G SSD + 2T HDD + 側透塔式機箱
促銷時間:2018年11月11日
促銷平臺:京東商城 聯(lián)想電腦官方旗艦店
日常價格:18499元
促銷價格:16999元(僅限雙11當天下單)
產(chǎn)品型號:聯(lián)想拯救者 刃9000 3代 i7-9700K
產(chǎn)品配置:i7-9700K + RTX2080 + 16GB + 512G SSD + 2T HDD + 側透塔式機箱
促銷時間:2018年11月11日
促銷平臺:京東商城 聯(lián)想電腦官方旗艦店
日常價格:15999元
促銷價格:14999元(僅限雙11當天下單)
針對九代酷睿理器推出的拯救者刃9000 3代主機,此次聯(lián)想還提供有一款更具性價比的型號,采用 i7 9700K 8核8線程處理器,并依舊搭配 NVIDIA RTX 2080 顯卡,以及 512GB SSD + 2T HDD 硬盤存儲的組合,日常價格15999元,雙11促銷到手價為 14999元。
②促銷型號:刃9000 GTI(新品首發(fā))
產(chǎn)品型號:聯(lián)想拯救者 刃9000 GTI i9-9900K
產(chǎn)品配置:i9-9900K + RTX2080 + 16GB + 512G SSD + 2T HDD + 頂透迷你機箱
促銷時間:2018年11月11日
促銷平臺:京東商城 聯(lián)想電腦官方旗艦店
日常價格:19999元
促銷價格:17999元(僅限雙11當天下單)
產(chǎn)品型號:聯(lián)想拯救者 刃9000 GTI i7-9700K
產(chǎn)品配置:i7-9700K + RTX2070 + 16GB + 512G SSD + 2T HDD + 頂透迷你機箱
促銷時間:2018年11月11日
促銷平臺:京東商城 聯(lián)想電腦官方旗艦店
日常價格:14999元
促銷價格:13999元(僅限雙11當天下單)
刃9000 GTI 頂透迷你機箱版同步了拯救者系列海外版的造型設計,體積小巧但性能不減(升級3200MHz 內(nèi)存),顯卡處理器散熱風道分離,冷酷自在隨時保持競技狀態(tài)。另外機箱內(nèi)部采用標準配件,支持用戶 UIY 擴展升級,最高選配 RTX 2080 顯卡,支持實時光線追蹤以及DLSS抗鋸齒,兼顧極致的4K畫面顯示與流暢的運行幀數(shù)。
除了以上的幾款型號之外,聯(lián)想 拯救者 刃9000 3代還有 RTX 2070 版本(最低僅售12999元),以及拯救者 刃9000 2代的多個型號(最低僅售4999元)均在雙11期間進行促銷。
本人托朋友幫忙搞了一臺刃9000 3代 i9 9900K + RTX 2080 的版本(也就是雙11促銷售價 16999 元的版本)來體驗一下。畢竟最近在玩《最終幻想 XV》,家里老機器的 GTX 1070 在 2K 分辨率下已經(jīng)明顯感到吃力,很想看看這傳說中可以達到 4K @60FPS 運行的配置,能帶來怎樣的效果(刃9000 GTI i9-9900K + RTX2080 版的性能測試也可以參考這個型號)。
告別傻大黑粗的傳統(tǒng)模型,繼承彪悍小 Y 意志的拯救者刃系列主機其實是聯(lián)想產(chǎn)品改革的一個縮影。即時跟進的產(chǎn)品策略為頭部用戶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把玩過一周之后,先來說說我認為這款機器可以拿去種草的幾個賣點吧:
① 游戲的剛需:NVIDIA RTX 系列顯卡對于實時光線追蹤渲染的革命性升級,帶來了更逼真的沉浸式體驗,同時通過引入深度學習帶來的 DLSS 抗鋸齒處理能夠大量減少對資源的占用。而在其它方面的理論性能上 RTX 2080,已經(jīng)有不輸上代旗艦 GTX 1080Ti 的硬實力。
② 人性化設計:具有品牌辨識度的標準塔式機箱 / 機箱頂部便于移動的提手 / RGB 氛圍燈 + 水冷燈 + 側透面板 / 硬盤免工具快速擴展 / 接口布局和束線帶等等。
③ 臺式機特性:硬核玩家 or 視頻后期的性能需求 / 豐富的擴展接口應對商用需求、視頻直播、多屏監(jiān)控 / 高擴展性(藍光光驅、雙顯卡、NAS 服務器)
基于以上幾點,筆者差不多總結除了以下三類較為適合購買這款產(chǎn)品的用戶群體:
① 之前使用筆電玩游戲的學生群體:偏向剛需,50%左右,畢業(yè)工作之后,有了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通過分期購買等手段購入機器,主要還是為了打游戲。
② 有預算卻沒用過臺式主機的用戶:偏向改善,30%左右,這部分用戶的癢點是臺式主機的硬件性能/擴展玩法,玩游戲/處理視頻/做家庭服務器等等。
③ 傳統(tǒng)臺式主機用戶/DIY 換機用戶:改善剛需,20%左右,老機器性能的缺口帶來的更新?lián)Q代,同時省事兒和高性價比兩個特點也能吸引一部老DIY用戶。
如果沒有刻意說明,這一脈相承的外觀設計,很容易讓人把這款機器當作是刃9000 2代系列中的某一款產(chǎn)品。對比這款機器的海外姊妹系列,在國內(nèi)上市的刃系列游戲主機,除了有「LEGION」拯救者的品牌標識外,機箱前面板沖網(wǎng)孔后方在通電后會亮起的「Y」字 LED 燈應該就是所謂的信仰傳承了。
通體全黑涂裝搭配棱線切割,但切割面并不多且基本都集中在機身正前方。除了機身左側側透版之外的外殼部分均做了磨砂消光處理(這對指紋和油污的存留很不友好,強迫癥患者表示好評)。機身頂部的人體工程學提手將功能融于設計,這不僅能夠更好地應對增重后的機身的移動搬運,同時與手指肚較大的接觸面積在舒適性也有很好的保證。
插上電源按下開關,當光效組件亮起來的時候,這臺刃 9000 3代主機仿佛也就有了靈魂,畢竟通過側透面板你就能夠清楚的看到顯卡頂部上面的發(fā)光字體「GEFORCE RTX 2080」,而筆者又是多么希望 CPU 上方水冷泵的燈光組件也能顯示「INTEL-i9 9900K」幾個字??!如果你想達到更通透(光污染)的視覺效果,側透面板上的洞洞格柵其實是可以拆卸的。
機箱頂部靠近前面板位置的角落里是一個單獨設計的電源鍵,相比機箱頂部平面凸起一大截,便于你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中快速定位,較長的鍵程也讓你的開機操作有了確定感,同時也增加了一種儀式感,想象一下按下按鈕之后核武器發(fā)射時的場景吧。電源按鈕旁邊是幾個常見的前置接口,其中兩個USB接口都是 3.1 Gen1 的,可以提供 5Gbps 的傳輸速度。
在通常被整機廠商忽略的機身后部,拯救者刃9000 3代設計有斜紋網(wǎng)格的包塑防塵罩,雖然實際作用不大但卻讓這里看上去不是那么單調。 底部帶有四個定位孔的彈性理線帶對于強迫癥用戶來說無疑十分受用。
當然為了更進一步簡化混亂的桌面,你可以選擇使用 WiFi 進行網(wǎng)絡連接,使用無線鍵鼠設備,并且使用 RTX 2080 顯卡體提的 Type-C 型接口直接連接 Type-C 顯示器,同時進行供電與顯示信號的傳輸,因此 RTX 2080 為了支持 Type-C 的 Power Delivery 功能,額外增加了 35W 的功耗,從而整卡功耗到了 250W(筆者實測,只用一根 Type-C 接口的DP線就可以,省去了一根電源線)。
拯救者刃9000 3代的內(nèi)部結構采用了目前最為主流的“上輕下重,前進后出”布局。占機身重量比例最大的電源和硬盤均貼底放置,確保整機重心下置擺放更為穩(wěn)定,同時也把上部的空間更多的留給風道。同時為了滿足部分用戶對光驅的需求,在頂部放置了一個 9.5mm 超薄光驅位,對應機箱前面板頂部可以打開的蓋板。
呼應機箱外部的黑色主題,機箱內(nèi)部也進行了黑化處理,視覺觀感統(tǒng)一的同時也提升了抗銹蝕性能,OEM 定制的 Z370 主板也采用了黑色的PCB板。通過機箱背部走線、理線夾、束線帶的調教,于是我們就得到了一個非常整潔的機箱內(nèi)部空間。'
兩個 3.5 英寸的硬盤倉設計在機身底部,其中一個已經(jīng)放置了預裝的 2T 硬盤,像筆記本的 SATA 接口 SSD 的插槽一樣,這兩個 3.5 英寸硬盤倉也用了一體化的數(shù)據(jù)與供電接口,只需輕松的推拽即可完成硬盤倉的免工具插拔。而顯卡托架的存在,在日常使用中能夠有效避免 PCB 板的形變,同時在物流運輸過程中也能降低意外損壞的風險。
內(nèi)部看上去很空曠,但其實刃9000 3代的機箱容積只有 36L,所以整機的二次擴展能力并不強。主板只有一根 PCI-E X16 插槽且沒有其它 PCI-E X1 插槽,故后期想添加額外的顯卡組 SLI 是不可能的,當然 500W 的電源也無法支持這樣的供電消耗。兩條內(nèi)存插槽和一個 M.2 插槽也并不富裕,但好在 Z370 主板也就僅支持雙通道,外加這款型號已經(jīng)上了 512GB 的 SSD。
雖然 36L 的機箱容積并不大,但拯救者刃9000 3代對整體風流的走向規(guī)劃非常清晰,機箱前面板的兩組前置風扇分別對應處理器周邊區(qū)域和顯卡區(qū)域,構成了兩條將內(nèi)部空間水平分割的散熱通道。來自臺達的雙滾珠風扇搭配最高 3400RPM 的轉速,可以提供 114CFM 的進風量,而機箱背部 60% 的開孔提供了足夠的排放通道。
CPU 的上一體式水冷源自散熱大廠 Coolermaster,超短的水管顯示了按需定制散熱的好處,能夠避免水管彎折帶來的水阻,提升水流效率。同時也能避免水管阻礙機箱內(nèi)部的空氣流通。120mm的冷排搭配了4000RPM的暴力流風扇,九片扇葉更注重風壓,氣流能夠更好的穿透密集散熱鰭片的阻擋,將熱量帶出機箱外快速降低冷卻液溫度。
CPU 周圍的供電電路上面也都覆蓋了尺寸巨大的率散熱片,兩條內(nèi)存上也都帶有散熱馬甲,所以一體式水冷冷排風扇所帶來的氣流,也能為這些部件帶來很好的被動散熱效果。SSD硬盤也配了專門的散熱片(三星自家的主控芯片發(fā)熱確實嚴重),M.2接口的SSD還使用了免工具快拆卡扣固定,為將來的升級操作提供了便利。
刃9000 3代采用的 GeForce RTX 2080 顯卡依然延續(xù)了曾經(jīng)信仰級公版的渦輪風扇設計,8mm 靜音軸承風扇,最高轉速可達到 4000轉,側吹風流,將 GPU、VRAM 溫度直接排出機箱外,避免內(nèi)部熱存積,減輕整體系統(tǒng)的散熱壓力。隨后筆者也對 CPU、GPU的散熱性能做了測試。
▼CPU 部分:AIDA64 烤機測試
久違的釬焊工藝回歸,這讓多出兩個物理核心以及擁有更高睿頻上限的 i9-9900K 有了更好的超頻潛力,同時更重要的是釬焊材料更高的導熱系數(shù),為核心的散熱提供了便利。使用 AIDA64 烤機讓 9900K 處于滿載狀態(tài)60分鐘后進行監(jiān)測,核心溫度穩(wěn)定在68℃左右。
▼CPU 部分:AIDA64 烤機測試
RTX 2080 用上了12nm工藝,并且首次采用了 GDDR6 顯存(顯存頻率也提升至了14000MHz) ,帶寬對4K渲染有更好的支持,功耗也有所降低。刃9000 3代這塊 RTX 2080,GPU 核心頻率默認為 1515MHz,可以動態(tài)提升至1710MHz。使用 FurMark 烤機 30分鐘,測得 GPU 核心的平均溫度和最高溫度都在85℃。
■最強游戲 U + 次旗艦顯卡
前文中筆者也說了,i7-9700K 的版本或許是個性價比的好選擇。但 i9-9900K 在上市初期的稀缺性、性能差距,以及身份象征的意義上,還是有資本把售價抬高2000塊錢。言外之意,i7-9700K 版本的新品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但聯(lián)想還是為追求極致性能的頂級玩家提供了更豐富的配置選擇。
特別是對于同屏需要渲染特別多單位的游戲(例如刺客信條:大革命),或是規(guī)模特別巨大的策略游戲(例如文明 6),都對具有更多物理核心更多線程的處理器有著貪婪的需求。此次聯(lián)想拯救者刃9000 3代的升級重點之一便是 9900K 的同步首發(fā),下面我們就從 CPU 部分開始,看看這臺機器具體的性能表現(xiàn)吧:
① Intel i9-9900K:同時具備高頻率、多線程的雙特性,為游戲而生。作為第九代酷睿i系旗艦級產(chǎn)品,使用 Coffee Lake Refresh 架構,這一代上了物理8核并且沒有閹割超線程,榨干了 14nm 工藝制程的性能殘余,單核最高睿頻可達 5.0GHz(最多可以雙核睿頻至 5.0GHz),8核最高睿頻可達 4.7GHz。另外就是重拾釬焊工藝,讓 CPU 的散熱效能大幅提升,延長了壽命也提高超頻潛力。
▼CPU-Z 理論性能測試
CPU-Z 是一款家喻戶曉的 CPU 檢測軟件,是檢測CPU 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軟件,支持的 CPU 種類相當全面,軟件的啟動速度及檢測速度都很快。另外,它新增的 BENCHMARK(測試分數(shù)標簽) 可以有效測試 CPU 的單核及多核性能,分數(shù)越高代表性能越好!
▼CINEBENCH R15 3D渲染測試
CINEBENCH R15 本身就是基于 MAXON 公司獲獎動畫 Cinema 4D 特效軟件所打造的,而這個軟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廣泛用于 3D 內(nèi)容的創(chuàng)作上,所以 CINEBENCH 既可以當做 CPU 測試標桿又可以當做測試 CPU 渲染能力的軟件,其測試結果分數(shù)越高代表性能越好!
具備多物理核心多線程的處理器會在 CINEBENCH 15 的測試中占有優(yōu)勢!在多線程測試場景下,同為8核心16線程的 i9-9900K 和 R7-2700X 相比6核的 i7-8700K 分數(shù)提升提升25%,而借助高主頻高IPC的優(yōu)勢,i9-9900K 相比后者還有小幅領先!
▼7-ZIP 解壓/壓縮速度測試
免費開源的 7-ZIP 作為一款壓縮/解壓軟件,在解壓縮與壓縮文件的效率上要比 WinRAR 高一些,同時資源占用也更多,并且有第三方 GUI 支持(例如 Bandzip)。7-ZIP 同樣也是一款支持多線程壓縮的軟件,并且 7-ZIP 自帶 BENCHMARK 性能測試功能,是簡單粗暴的測試處理器 IPC、IO、緩存的測試場景!
具備8核16線程外加16MB三級緩存的 i9-9900K 在這項測試中占盡了優(yōu)勢,高IPC和高I/O帶來了非常粗暴的處理能力增長!
② NVIDIA RTX 2080:革命性的 Turing 架構,帶來了 RTX 實時光線追蹤的圖像渲染方式,以及通過 AI 學習大幅降低資源占用的 DLSS 抗鋸齒技術。GDDR6 代顯存的首次使用(顯存電壓下降,發(fā)熱與功耗均下降),NVIDIA 公版卡的散熱性能得到提升,首次提供 Type-C型接口??ㄊ俏⑿糯さ?RTX 2080 公版,顯卡頂部綠色的型號標識非常顯眼。
▼3DMark FireStrike 場景跑分測試
3DMark 作為跨多平臺的圖形性能基準測試軟件早已深入人心,其在紋理過濾、曲面細分、陰影映射、表面陰影、體積光、粒子特效、物理加速等方面,以及圖形接口功能特性方面對 CPU、GPU 圖像渲染。Fire Strike 場景針對微軟 DX11 API,其 Ultra 版本加大了測試壓力并且為 4K 分辨率。
▼3DMark Time Spy 場景跑分測試
Time Spy 是 3DMark 針對微軟 DX12 API 推出的測試場景,Extreme 版本同樣也是在 4K 分辨率下進行測試,得分越高表示處理性能越好。
從整體跑分成績來看,RTX 2080 這塊卡在不進行超頻的情況下,已經(jīng)達到了上代旗艦 GTX1080 Ti 的性能表現(xiàn)。并且在 DX12 API 下因為 RT Core 的加入,所以對于光線追蹤渲染有更好的支持。另外即使顯存容量相對 GTX 1080 Ti 較小一些,而隨著 GDDR6 高頻顯存的加入,也使其取得了完勝后者的實際測試表現(xiàn)。
③ 512G SSD + 2T:SSD 用的是三星 PM981 512GB,也是 EVO 970 的 OEM 版本,采用三星 64層堆疊的 TLC V-NAND 顆粒。借助 TurboWitre(SLC 緩存加速),連續(xù)隨機寫入速度極限最高可以到 2.2GB/S(實測 1.9GB/s)。512GB 版本基本就可以榨干主控芯片的所有通道了。另外 PM981 本身主控芯片的散熱不是很好,而聯(lián)想準備了散熱鎧甲,溫度可以降低20度左右。
▼TxBENCH 硬盤讀寫速度測試
在民用級 SSD 領域,除了自家的 PRO 系列之外,刃9000 3代 用的這塊 512GB 的 PM981(EVO 970 OEM 版本 )已經(jīng)沒有對手,對于玩家來說 3300MB/s 的連續(xù)讀取性能在需要大量素材的游戲中明顯有助于載入時間的縮短。
④ 主板和內(nèi)存:這款機器里的 Z370 主板只提供了一個 PCI-E X16 插槽(留給顯卡了)和兩個內(nèi)存插槽??梢钥吹剑?000 3代里這兩跟金泰克 X3 的條子其實是 3200MHz 的(通過 CPU-Z 和 PC4H-25600的標識判斷),并且支持 XMP 技術,據(jù)了解在正式發(fā)售后用戶可以通過升級 BIOS 的方式開啟內(nèi)存超頻,獲得 3200MHz 的頻率。
⑤ 無線連接方面:用的是Realtek RTL8822BE(這塊卡并不支持 Intel 在300系列出版上 新推出的 CNVi 無線網(wǎng)卡規(guī)范,后期用戶可以自行升級帶寬更高的網(wǎng)卡,理論上可以上 802.11ac Wave2 最高 1734Mbps),是WiFi/藍牙二合一卡,最高支持 802.11ac 2x2 MIMO,最高帶寬 433Mbps,支持 2.4GHz/5.0GHz 雙頻段,對于家里沒有布線的用戶來說,有無線網(wǎng)卡無疑會方便很多。
對于 3A 大作玩家來說,4K @60FPS 的畫面渲染能力是電影級游戲畫面的前提,一臺高性能游戲主機是最好的選擇。同樣, FPS/TPS 競技射擊游戲玩家來說也能從這個平臺上獲得更高的畫面刷新率。
針對 RTX 2080 上的 GDDR6 顯存,以及 CUDA 核心性能增強 50% 的升級,4K 分辨率下游戲表現(xiàn)理應也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所以此次我們也使用了《反恐精英:全球攻勢》、《最終幻想》、《Warframe》 進行游戲實際運行實測。
▼Warframe 夜靈平野@4K 高畫質
外號「星際暖暖」的《Warframe》是一款免費,且支持團隊合作的科幻射擊游戲,Steam 在線游戲人數(shù)排行榜 TOP 5 成員之一。作為一款主打 PVE 的在線設計游戲,它支持 DX 11 API 中的諸多特性,并且開發(fā)團隊自行研發(fā)并不斷優(yōu)化游戲畫面引擎,游戲中開放世界「夜靈平野」的大場景渲染對顯卡的要求極高,其測試壓力要超過《絕地求生》。在 4K 分辨率下這套配置能做到平均幀數(shù)超過60FPS,這對于一款不是很強調 PVP 卻很注重畫面表現(xiàn)的游戲來說就是滿分的成績。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 @4K 高畫質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是一款有 VALVE 與 Hidden Path Entertainment 合作開發(fā)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是《反恐精英》系列游戲的第四款作品,作為一款競技向的 FPS 游戲,其對游戲幀數(shù)有著較嚴格的要求。在 4K 分辨率下開啟高畫質、多核渲染(CPU空余核心輔助渲染)設定,可以全程跑在 240FPS 以上,性能表現(xiàn)遠超競技級游戲標準。
▼最終幻想XV @4K 標準畫質
《最終幻想 XV》作為一款支持 DX 12 API 的沙盒類 RPG 游戲,其對 CPU、GPU 性能的考驗是極其苛刻的,另外該游戲也對 NVIDIA 的 RTX 光線追蹤技術進行了支持。80GB+ 文件體積意味著這是一款需要大量生成多邊形且需要大量進行材質貼圖的游戲。而想要在 4K 分辨率的測試環(huán)境下,想要得到令人滿意的幀數(shù),沒有一塊頂級的顯卡是絕對沒可能的。在實際測試中開啟高畫質模式,刃9000 3代在不進行任何超頻的情況下平均幀數(shù)可以達到 38(GTX 1080 Ti 平均在 32 幀左右),而在標準畫質下平均幀數(shù)可以達到 44,兼顧極致的畫面表現(xiàn)與流暢運行的幀數(shù)。


UD數(shù)碼網(wǎng)原創(chuàng),作者:UD_YOYO,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jiajitao.cn/archives/2018/11/10/10591